星期日

管中閔:台大不要培養卡住校長脖子的人


管中閔:台大不要培養卡住校長脖子的人

2018-07-22 10:07世界日報 記者楊青╱即時報導
記者謝雨珊╱攝影
記者謝雨珊╱攝影
「我不是掮客也不是來漂白。」受台灣教育部「卡管」拖延大半年,至今仍無法上任的台灣大學校長遴選當選人管中閔,21日在洛杉磯演講時說,「台大不要培養卡住校長脖子的人」,他也不會被教育部「卡管」嚇倒退卻,「將繼續與台大站在一起。」
管中閔應南加州台灣大學校友會邀請,以「台大新價值,台灣新意志」為題演講。管中閔演講時開了小玩笑,他說一來就看到了抗議廣告,把廣告上的200多個名字都背起來了。
但管中閔說,他不會因為被教育部「卡管」,嚇倒退卻,「將繼續與台大站在一起。」
管中閔顯然沒有放棄擔任台大校長的決心與正當性,他在一個小時的演講中,談到台大未來培養人才方向時說,「台大不要培養卡住校長脖子的人」,引起全場500位來賓大笑。
「台大怎麼辦?台灣怎麼辦?」管中閔說,這不僅是他最關心的問題,「相信也是大家都關心的問題。」
管中閔表示,從1992至2017年,台灣經濟成長率從5%下降到4%,繼而下降至目前的2%左右;相對其他國家雖然依然是正成長,但與中國大陸相比,就看到距離。
「但台灣目前面臨的只是經濟問題嗎?」管中閔說,包括新科技、新的經濟模式、新的國家供應鏈、新的國際聯盟、新的全球體系,以及直接關係的少子化、經濟停滯、人才流失、高教困境等等,都是台大面臨的問題。
他舉例說,2011年到2017年,台大與亞洲國家名牌大學的差距越來越大;香港中文大學原本與台大差不多,但六年之後香港中文已進入另一階段,台大卻無法維持其傳統優勢。
「但台大的挑戰只是排名嗎?只是經費問題嗎?是否將錢砸進去就能解決問題?」管中閔說,這些年來亞洲高教市場急速擴張,中國大陸、日本及韓國尤甚,台灣人才大量卻向外流動。
管中閔說,2010年之前,台灣高中每年一般只有600人出國,2012年之後高中畢業生出國留學每年成長25%,2016年達到1600人,「這些人本來是應該留在台大的。」
他指出,現在的年輕人面臨著意志失調和冷漠的時代,這也正是台灣高教面臨的巨大挑戰之一。
管中閔說,很多年輕人厭世,感覺生命中沒有意義,生活空虛,努力得不到成果,對前途絕望,「而這一切與台灣現行的體制不無關係。」
管中閔表示,台灣的老舊體制,控制了很多資源,讓年輕人感到無法突破,感到沒有能力改變自己,改變社會和體制,「當人們沒有辦法改變時,會自我建立其一層保護殼,逐漸與社會隔絕,選擇逃避社會。冷漠已成為時代的社會性格。」
管中閔指出,台灣的現狀讓社會產生了大量的「斜槓青年」和「證照青年」,他們擔任多份工作,因為年輕人無法依靠單一工作生存。
「如果年輕人發現自己身兼三份工作還是沒有有出路的時候,我們的大學應該認真思考。」他說,「如果年輕人看不到未來,那麼即使讀大學,有多少人最終能夠成為自己理想的人?如果頂尖大學只是給學生一張文憑,是否能真正解決青年人的問題?」
管中閔說,如果他擔任台大校長,將會讓台大的老師一起來思考,從培養工具性的作業人員轉為培養開放思考、解決問題的人才,從培養適應時代變遷的人力,轉為培養掌握趨勢、領導變革的人才。
「台大的改變會促使台灣的大學的改變,進而進入促使台灣社會的改變。」管中閔說,「台大有責任、台灣社會有責任給年輕人希望」。